九游彩票入口
九游彩票入口
《榆林风俗之食衣住行》
来源:本站 作者:九游娱乐平台客服 发布时间:2024-06-23 浏览人次:

  饮食  

  榆林群众主食小米、黄米、高粱、玉米、荞麦、小麦、黑豆等五谷杂粮,主妇们善于一料多变、多料配制、粗粮细作、粮菜结合,精心烹饪,变换花样,饮食颇为可口,风味小吃,各地皆有,独具特色。

  榆林人吃饭更讲究,喜食杂粮,荤素搭配,烹饪得法,讲究卫生,老幼咸宜。有营养学家研究,榆林人的饮食结构最科学最合理。

  农民群众农忙时三餐,农闲时两餐,名曰三顿饭或两顿饭。城镇居民,原先一年四季一般食两餐,只有榆林等城的一些机关、厂矿、学校食三餐;后来,皆食三餐。石匠、木匠、瓦匠等匠人为人做工时吃三餐或四餐。吃三餐时大体上早晚稀食,午餐干吃;吃两餐时早干晚稀。稀饭主要有绿豆米汤、黑豆钱钱饭、稻黍(高粱)饭、和面饭等。60年代开始,玉米种植增多,不少人家吃玉米飵飵饭。干食时主要有小米(或黄米)捞饭、粘饭、杂粮窝窝、饼子、面条等食品。很少吃白面大米食品,只有逢年过节才偶尔吃一两次。20世纪80年代开始,群众生活好转,交通便利,城镇居民均以白面、大米为主,农家吃白面、大米的数量也大大增加,但杂粮仍占有一定比重。吃稀饭时,兼就萝卜咸菜,有时也吃炒面、炒米、窝窝等;吃干饭时,副食或为炒菜,或为烩菜,油不多放;吃面条时,或为调汤,或为洋芋丁丁汤,或为肉臊子汤,或为粉汤,花样繁多。大烩菜是榆林人喜食的菜,将洋芋、粉条、豆腐等烩于一锅,用大碗舀食,热汗淋漓,口舌生津。吃面条时,或为调汤,或为洋芋来人待客、逢年过节爱吃油糕、油馍、黄馍、水饺(俗称扁食)、饸饹等食品。

  榆林盛产谷子,碾成的小米金黄,营养丰富,榆林人喜爱小米,也善于用小米做成各种花样食品,诸如小米粥、小米捞饭、小米干饭、小米粘饭、小米钱钱饭、小米麻汤饭、小米焖饭、小米豆奶饭、小米粉浆饭、小米和和饭、小米瓜饭、稻黍饭,小米还可做米糕、米黄、米酒,结婚时端宝斗,也端的是小米,就是殡葬时放祭食罐,罐内用小米装填。可以说,小米哺育了榆林的男男女女。

  三边、神府适宜种植糜子,故多食黄米。府谷有酸粥、酸捞饭、豇豆谷米粥、捞饭烩菜等米食。

  清涧等地“吃捞饭时,先铲一小块置于旁,方可盛饭。据说,元代数村驻一鞑王,每家第一勺必留于他。”(新编《清涧县志》)此习已无。

  榆林蔬菜种植不少,种类五花八门。白菜、萝卜、洋芋是家常蔬菜,夏秋多食时新蔬菜(或野菜),冬春多食腌渍之菜。因此,霜降过后,几乎家家腌菜储置于大缸内供冬春使用。近来,夏末秋初也有用瓶储藏西红柿的习俗。还有把吃不完的豆角、黄瓜、小瓜、南瓜等切成条或块晾晒到冬天或春天吃的习俗。洋芋过去仅作副食吃,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,洋芋产量大增,可蒸、可炒、可煮、可烧,可做成摸摸、擦擦、丸子、丝儿,也可加工成芡面、粉条、粉皮,花样不少,几乎是群众每餐不可少的食品。其中洋芋摸摸也叫黑楞楞,它是将洋芋洗净去皮,用特制的工具磨成糊糊,滤掉水,上笼蒸熟,吃时切条,加佐料,风味独特。群众爱吃猪肉、羊肉、鸡肉,也吃牛肉、兔肉、驴肉,但不多吃狗肉,有“狗肉不上台盘”的说法。长城附近群众尤爱食羊肉,宰杀肥羊,大块烹煮,放上各种调料,火到肉熟,香味扑鼻,令人胃口大开。手抓即食,大嚼大咽,甚为豪放。三边(靖边、定边、安边)人爱吃羊羔肉,味道更佳,特别喜吃黄鼠肉,既肥且美,为食之精品。近内蒙的居民有“风干羊肉腌猪肉”的习俗。爱吃猪肉洋芋熬酸菜。猪肉翘宽粉,羊肉炒细粉,是南六县群众喜爱的莱肴。过去,榆林多不养鱼,不少群众人老几辈,不知鱼味。只有神木海子里产鱼类,黄河也有鱼类,群众打捞食用,尤以府谷天桥鲤鱼最负盛名,每到冬季河水结冰后,当地人争赴天桥,持锥凿冰、开窟,鲜鱼陡见天光,竞相跳跃上岸,肥美新鲜,可供佳肴,天桥冰鱼是此地名产,清时,地方官员年年将此鱼进贡宫廷食用。七十年代开始,广修水库、水坝,人工养鱼,群众才开始食用鱼类食品,但仍不多吃,也不习惯吃其他海味食品。改革开放以来,食用鱼类等海鲜食品渐渐多起来。

  群众烹饪时的调料有:油、盐、酱、醋、葱、辣、蒜、姜片、茴香、花椒、则蒙、黄花、韭菜、地椒等,除茴香、姜片、花椒、食盐外,一般都自产。家酿醋酱,醇香可口,榆林食醋尤为有名。则蒙是山间野生植物,其花作调料,香味大增。地椒也是野生植物,地椒煮羊肉,清香异常。近来,味精、糖精等调味品上市,群众也渐渐使用起来了。群众喜咸不喜甜,有“五味调和一把盐”的说法,喜酸,喜辣,一生酸、咸、辛、辣备尝,甜时少有也。

  秋天,山间野炊,有吃烧洋芋、烧黄豆的习俗。就地弄柴,就地刨洋芋挽黄豆,以土为炉,以柴作火,就地烧烤,一会儿就烧熟了,把烧熟的洋芋剥了皮就吃,烧熟的黄豆,在土中拣的吃,吃的满嘴是黑,口角生香,别有情趣。

  出门带干粮可带炒黄豆、炒米花、炒面等,炒面有糜子炒面和莜麦炒面两种,也可以带烤馍片、干烙、锅盔、果馅等,还有干菜。干菜一般是把萝卜、蔓菁切成条或丝,风干而成,吃时用水浸泡,也别具风味。

  榆林群众喜食杏、桃、果、枣、梨等水果,沿黄河一带盛产红枣,枣类食品甚多,有枣糕、枣饼、枣馍、枣角、枣炒面、枣米饭、酒枣,还有枣牌牌、枣山山等风味食品,香甜可口,很有特色。神木、府谷一带,盛产海红子,酸甜肉肥,殷红圆果,人喜啖食。冬月,乡间群众将海红子破烂碎小的,熬煮成浆,敷于木板,摊成平薄而坚韧的果丹皮,俨如布疋,小儿尤喜食用。用海红子作饮料更受人欢迎。子洲有黄芪饮料,清涧、佳县有红枣饮料。新编《吴堡县志》记载,吴堡有浑酒泡干米的饮食。

  榆林普惠泉水,为优质矿泉水,甘醇清沏,有“桃花水”之美称。但是,不少山塬距水源很远,饮水颇难,尤其是定边、靖边等县部分山区因饮水困难,只好打土井储存雨雪饮用。山塬群众有驮水习俗。驮水用牲口,水桶大多用柏木制作,桶口全封住,仅留拇指粗细的圆口,供进、放水用,另外,还有人字型木架。使用时,将水架放置牲畜背上,水架两侧各置一个驮桶。现在不少地方有了自来水,驮水的少了,即使驮,也改用铁皮桶了。榆林群众夏秋饮豆汤,冬春喜饮米酒、米茶,农民群众有用马勺饮用凉水的习惯。靠近内蒙草滩的群众喜欢砖茶,尤其爱用浓茶掺羊奶调上盐制成的奶茶,来人待客,饭前饭后,必备茶水,讲究一点的,还备炒米、酥油、糖、奶渣。奶茶炒黄米是待客必有的食品,草地三件宝:干米、奶茶、大皮袄(新编《横山县志》)。

  榆林人喜用白酒待客,但南北酒俗不同。南部群众认为“饮酒不醉方为高”,讲究适可而止;北部群众爱巨觥狂饮,酒风甚烈。有“放账为利,喝酒为醉”的说法,讲究豪爽大方。无酒不成敬意,有酒才算情浓。请客会友,大碗吃肉,大碗喝酒,频频劝酒,猜拳唱曲,觥筹交错,不喝个酩酊大醉,休想停杯。据《延绥揽胜》载,旧时府谷县麻地、黄甫一带,客散时大门关闭,用桌一张,上置酒一大碗,主人率子弟执壶劝客饮酒,言辞恳切,盛情难却,三碗五碗,喝得烂醉如泥,主人才喜笑颜开,客人才可离开。神木人也喜饮酒,八人一桌,放一桌子酒,不喝酒不算朋友,酒不醉休想停杯。先由主人敬酒,毕恭毕敬,情深意长,只好一饮而尽。饮了一杯,就得连饮三杯。酒过三巡,然后打通关。打通关,也叫过酒关。首先由一长者起关,和客人划拳,连划三拳,败一拳,需饮酒一杯,三拳都败了,饮了三杯酒,还不可过关,所谓“干三不过关”也,得再划九拳,以决雌雄。此长者依次和席上每个人划过拳,互有胜负,然后由挨他坐的人起关,又是一番比试,又是一番猜拳行令,又是一番畅杯痛饮。不会划拳也不要紧,可以用打杠子代替。每个人都是如此,一轮完了,新起一轮,酒有的是,关过不完,划拳划的你头昏脑胀,喝酒喝的你面红耳赤,主人仍在频频劝酒,关口仍在设立,英雄难过饮酒关。在喝酒的同时,有人接二连三端来菜肴,有鸡肉,有羊肉,有青菜,也有豆腐。忽然端上盘鱼来。鱼是全鱼,鱼头向着坐正席的贵客,根据头三尾四的规矩,鱼头向谁,谁得饮三杯酒,鱼尾向着谁,谁得饮四杯酒。不喝酒行不行?可以请人代饮,也可以唱酒曲代替,于是酒席上猜拳行令之声,唱曲助兴之声,此起彼伏,不绝于耳。榆林人的酒曲也别有韵味,有请客歌、上酒歌、劝酒曲、辞酒歌等,还有信天游以及其他小调。一桌酒,两三个钟头,酒足了,饭饱了,兴尽了,方才散席。五六十年代,酒风稍弱,进入八十年代,酒风大炽,普通酒不过瘾,喜名牌好酒,西凤、汾酒、五粮液、双钩大曲、泸州老窖,甚至珍贵的茅台酒也摆到桌上。喝白酒的同时,喝甜酒、啤酒、高橙及其他饮料的也日渐增多。

  榆林酒场上有多种游戏,最主要的有划拳、打杠子等。

  近年来流行跌骰子喝酒,酒场上放置两只色碗,各盛三颗色子,互相摇动,比试胜负。有成色压点点、满意不满意、串门子、脱裤子、上网、三套马车、九七回归、吹牛等玩法。把成色压点点和吹牛介绍于下:成色压点是榆林人跌色子的传统玩法,三颗色子中有两颗一样,即为成色,然后根据中间那颗的大小比胜负。三颗一样为抱子,赢的可能性更大。四五六,为胜彩;一二三,为败彩。吹牛是先由关主叫一个数,比如三个四,对方回应要大于三个四,比如三个六、四个四,还可以当下公开,如果两人的色子相同数之和,符合哪方的,哪方为胜,对方要喝酒。幺点可以为六以内的任意数,六个以下一顶二,六个以上一顶四。吹牛,名曰“领导讲话”,以假当真,以真当假,互相哄骗,颇为有趣。

  榆林红白大事宴请客人,皆早晚吃饸饹,有的地方,早晨吃饸饹时同时吃油糕,这叫“糕面一齐上”。中午坐席。坐席时饭食颇讲究,主食是白馍、油糕,也有吃大米饭的,一般不吃小米。席面主要有三盘、四碟、硬四碗、五簋、八大碗、十三花(十三种花样)、四四席(每道四个菜,共上四道)。吴堡不上两盘菜,因有“二瞪眼”之嫌。八大碗尤为有名。八大碗,其实是八碗菜肴,一般有酥鸡、猪头凉片、麻辣肝花、红烧肘子、烧肉、清蒸羊肉、回锅肉、羊肉丸子等。羊肉丸子是最后端上来的,丸者,谐音菜上完了。炖猪肉是必吃的,或包括在八大碗之内,或八碗之后又带一盘炖肉,最后还有一盘杂烩莱,以示丰盛。近几年生活好转,有加几个汤的,如鸡蛋汤、豆腐汤、肚丝汤等,以示排场。光景好的,还办添席。所谓添席,主要是八大碗之后添炖肉,把一盘又一盘炖猪肉端上来,让爱吃肉的客人吃够。也有光景不好的,只好吃手端八碗,手端八碗者,其实是人手一碗粉汤,上面加烧肉、丸子、炖肉、酥鸡等莱肴。佛教徒和忌口人吃甜八碗,即吃素食或甜食,共八碗,也叫素八碗。办宴席榆林城的人比较讲究,习惯吃十二件。榆林传统十二件为:三鲜、菠菜炒肉丝、鸡羹、白面子(或清蒸羊肉)、八宝饭、回州丸子、香辣鸡、肚丝汤、炸格丸子、黄花汤、红炖(或棋盘肉)、海带汤,另有凉盘。神木、府谷的人比较丰盛,有时上二十盘,甚至上三十六件菜。原因是清代神木城设部员、同知等官员,专理蒙汉诉讼与纠纷交涉,通常待客有蒙汉全席与半席之别,全席共有一百零八道菜,甚为豪华,士绅之家竟相仿效,故有此俗。近年来,生活改善,席面更加丰盛,一般为四个凉盘,韭菜(或韭黄)炒肉片、溜鸡片、烧肚块、炒腰花、十景汤、葫芦鸡、手抓羊肉、清氽丸子、银耳莲子汤、八宝饭、烧海参、鱿鱼汤、土豆烧牛肉、红烧鱼、拼三鲜、炸豆奶、春卷等,肚丝汤为压轴菜肴。榆林多为十六件,再加几个汤,汤亦甚讲究,有蛋汤、银耳、鱿鱼、海参等汤。绥德、米脂八碗再加几个碟子。清涧有十碟九碗的习俗,谓之八仙庆寿,碟为干碟,碗是传统的八大碗外,再加一碗八宝饭,也有上十四件的。府谷人不论席面丰盛与否,必有一碗豆菜,置于首席。神木通常十菜两汤(俗称十大碗或十二件)。过去绥米宴客每桌七人,榆林每桌六人,现在一般每桌十人。城里红白大事宴请客人,在饭店包饭,只吃一餐。子洲人,包饭吃两餐,即早餐吃饸饹和油糕。

  南北饮食习俗也有差异。靠近内蒙草滩地区群众爱吃炒米、奶茶、酪丹子、酥油、黄米饭、猪肉熬酸菜等。府谷人爱吃酸饭,三边人爱吃燕麦炒面、炉馍馍、荞剁面、黄鼠肉、羊肉,此地糜麻种植最多,喜食米饭,喜食油腻食品,而蔬菜吃的较少。南部群众爱吃钱钱饭、杂面、揪片白面、油糕等。南爱素淡,北喜荤腥;南喜新鲜,北好腌渍。榆林城素有“小北京”之称,居民精于烹饪,加之豆腐、食醋均是上乘,所以其地食品尤为人称道。榆林豆腐既白且嫩,米糕既黄且软,每天都有售买者,外地人来榆者也争相购买,尤其一到年关,榆林各县不少人到榆林买豆腐、米糕。榆林人尤喜爱吃“菠菜烩豆腐”,相传清代康熙皇帝曾吃此饭,誉其为“清香白玉板,红嘴绿鹦哥。”

  榆林也有豆腐宴,有翡翠珍珠、菊花豆腐、锅贴豆腐、狮子头豆腐、黄花豆腐、豆腐饺子、罗汉菜、菠菜烩豆腐、麻辣豆腐、水煮豆腐、小葱拌豆腐、莲蓬豆腐、玉兰口蘑、韭菜花豆腐、五花豆腐羹、凉拌豆腐皮,花样众多,美味可口。

  榆林地薄土瘠,自然灾害频繁,解放前,群众平常年头吃糠窝窝熬酸白菜喝稀粥的人不少,有“糠菜半年粮”的说法,糠散面、糠炒面,都是度灾之食品。秋冬多食洋芋、瓜菜,所以有“收不收,吃一秋”的说法。一遇荒年,则吞糠咽菜嚼树皮啃草根的人数不胜数。常吃的野菜等有:苦莱、甜苣、灰条、羊秃稍叶子、槐花、榆钱、榆皮、荞麦花、谷稗子、高粱帽、谷糠。年馑期间,人们煮食米布袋。所谓米布袋就是将少许小米装在一个布口袋里,用针线封口,多次煎煮,饮其汤汁。糠秕、树皮、挽具都吃尽,把玉米芯捣碎煮食,将墙壁上的泥皮剥下浸捞麦鱼(麦之外壳)煮食,甚至煮吃牛粪、软石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群众生活改善,饮食也有了变化,但一遇灾年,有时仍和糠窝窝、野菜等为伴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农民始有余粮,吞糠咽菜的农家很少见到,白面、大米食品经常食用,不为罕事了。主食日趋精细,副食花样也增多,肉、蛋、奶等食品也为不少人家之平素食品。

  榆林各县(区)有不少风味小吃,既有特色,又可口好吃,榆林的拼三鲜、粉浆饭、头脑、干烙等,米脂的卤驴大肠、麻辣肝花,绥德的油旋、黑粉,佳县的马蹄酥,定边、靖边、吴起的荞剁面、羊羔肉,神木的稍麦,清涧的煎饼,府谷的果丹皮,子洲的枣果馅等,闻名遐迩,为人称道。

  主要风味小吃

  米糕  米糕主要由糜子做原料制作。糜子可分为软硬两种。去壳后性软者叫软米,性硬者叫硬米(或黄米)。把软米和黄米按六四比例兑在一起,用水浸泡数小时后捞出,碾压成面,蒸熟便吃,叫甜糕,蒸时预先放上红枣的叫枣糕,将甜糕用油炸的叫油糕。制成片者叫糕片,包馅捏成角状的叫糕角。糜子粗去壳在磨上推后炸食的叫连毛糕,顾名思义,连毛糕比较粗糙,不甚好吃。酒谷米也可以做糕,味道亦好。近年来,玉米种植增多,不少人用玉米做糕吃,其味道远不如米糕香美。米糕软而香,甜而美,确是乡间食物佳品。榆林群众爱吃油糕,逢年过节、生辰满月、婚丧大事、来人待客都要吃糕,甚至考试都要吃糕。群众为何爱吃米糕呢?其一,米糕确是食之佳品;其二,糕者,高也,吃了糕盼望步步高,天天高,年年高。人往高处走嘛!那个不爱高?就是死者吃糕,也是祝愿死者“驾鹤仙游”,比活着时更高。俗话说人生三顿糕,第一顿是满月之糕,不会吃;第二顿糕是结婚之糕,能吃上;第三顿是死后之糕,吃不上。故人死之后有“糕盆打烂了”的说法。

  黄馍  将软米和黄米按六四比例兑在一块,热水浸一会,再用冷水浸泡一夜,捞出后,碾成面,用粗箩箩出,将面放入锅内炒干水分,用黄米少许熬成稀饭,放凉加入酵子搅匀使其发酵。然后将开水晾凉与酵子一同和入面内,放热炕头使之发酵。兑适量碱水,即可笼蒸。蒸时可包入豇豆、绿豆、南瓜、枣泥等馅,色泽金黄,酥软香甜。

  油馍  又叫油忽峦,是环状。同黄馍做法近似,发酵后不蒸笼,而做成环状圆饼,油锅内炸熟,即可食用。贺敬之诗:米酒油馍木炭火,团团围在炕上坐。

  荞面饸饹  将荞面与少许沙蒿面拌匀,用温水和成面团,塞入特制的饸饹床内压成粉条状煮食。此为陕北群众喜爱的风味食品。姑娘相婆家时,男方多以此招待,用意是用长长的饸饹面拴住姑娘的心,办红白大事时是早晚的食品。白面也可以压成饸饹食用,但不放沙蒿面。

  荞面圪饦  将和好的荞面搓成长条,用大拇指捻成小指头大小的卷儿,即可煮食,浇上羊肉臊子汤更加好吃。这是陕北的风味食品之一,信天游中有“荞面圪饦羊腥汤,死死活活相跟上”之句。也可以用白面做圪饦。南部黄陵等地也吃圪饦,但称之为麻食,多为白面圪饦。

  杂面  将小麦、豌豆按对半或六、四比例兑在一块推成面,放适量沙蒿面,用温水和成面团,撒上粉扑面尽量擀薄,切细,即可煮食。杂面柔韧不断,清香爽口,易于消化,绥米群众尤其喜食杂面,生日吃寿面吃的是杂面,孕妇坐月子也吃杂面,腊月月尽破例吃三顿饭,午餐吃的也是杂面。城里也有售杂面者,很受欢迎。

  抿夹   也叫抿节、抿尖。抿夹是一种陕北地方风味面食。抿夹是用杂面做的,但不放沙蒿。把杂面调水和成软面团,放一边醒醒。放在特制的密布筛孔的抿夹床上,用手掌抿压而下,长约2-3厘米的小圆条儿就被挤压入滚开的锅里,如小虾米,在水中滚几滚,用笊篱捞到碗里,放好臊子和佐料就可以吃了。多浇以素汤,汤以细碎的豆腐丁、洋芋丁、豆角丁等为主,也有荤汤的,猪肉或羊肉都可做汤。食用时不用筷而用汤勺。抿夹的佐料至关重要,主要有葱、韭菜、辣酱、芝麻、香菜、醋等。抿夹光滑有豆香味,粗(粮)细(粮)搭配,营养丰富,清淡可口,易于消化吸收,它是陕北面食中的佼佼者。

  钱钱饭  将黑豆(或黄豆)用温水淘净,再用温水浸泡,使豆皮膨胀后捞出,把豆子放在石板上用锤击扁或在碾子上压成铜钱状。煮时先把“钱钱”放入锅内煮至半熟,再投入小米,熬成粥喝,别有风味。有的地方将黑豆(或黄豆)不浸泡即放在碾子上压碎,煮食,味道大有逊色。钱钱饭谐“钱”音,有的地方正月初一必吃,期盼来钱发财。

  拼三鲜  主料鸡、羊、猪肉,谓之肉三鲜。若加放海参、鱿鱼、玉兰片,谓之海三鲜。用猪肉做成丸子,用肉馅蛋皮做成“佛手”,另加烧肉,用肉汤烩鸡肉、羊肉、粉皮、菠菜等,调以各种佐料即成。红粉绿菜,色味俱佳,这是榆林城的独特风味食品。如果只有猪肉,没有鸡肉、羊肉,即叫拼杂烩,也颇好吃。

  豆腐汤  也叫头脑。在锅内入汤肉丁加入虾米末、生姜末、胡椒面、酱油、豆腐丁烩五分钟,放入水细粉条、熟洋芋丁、黄花菜、海带、韭黄末、葱花、芫荽、芝麻、味精、香油等即成。这是榆林城的风味小吃,汤醇,味浓,清香可口。

  粉浆饭  把粉浆(绿豆加水磨碎,再加水将淀粉沉淀,称为芡,所余浆水称为粉浆)捂成略带酸味,入锅烧开,加小米、黄米、大米(还可加豇豆),熬成稀粥,再加少量羊油即成。食时调以炒豆腐、葱、芫荽、咸菜等。食之光滑清淡,酸辣味香,能开胃生津,解渴消暑。也有加羊肉和海参鱿鱼制作的,则另有一番风味。这是榆林城的风味小吃。粉浆饭中荤素食品多可配入,贫富人家皆喜食用。

  香纳  以精白面为主料,用白酒和成面团,制成饼坯,然后用猪油浸炸而成。吃时趁热撒上白糖,色泽洁白,油润酥脆,软绵香甜,是榆林的风味小吃,可以宴客,也是馈赠亲友的糕点。

  硬面干烙  把面粉放在盆内,加温水和起,分成剂子,揉成一个个面团,将面团用手掌压一个窝,放进拌好的一撮干面盐,团成圆球,放案上制成干烙形状,中心压一小红印。把制好的干烙放到烤炉平面鏊上,先烤背面,呈淡黄色时,拿手中,用大针在边楞中间划一条深线,再烤正面,烤成黄色,放进鏊下反复烧烤,熟透即成。此为榆林、米脂的风味食品,脆干、酥香,久放不馊,为馈赠佳品。榆阳区镇川镇的干烙最为有名。

  马蹄酥  将面粉分成三份,用一份加熟猪油和好,分成若干剂子作酥子用。其余两份面粉也加熟猪油,用温水和好,分成同样多的剂子,将每个剂子压平,中间包一个酥子,擀成二折三擀薄皮,宽四寸长,向长的方向反复叠成方块(卷起来),顺长一切为二,从两头抹上水,刀口朝外向里卷成半圆圈形压粘住,状为马蹄。油锅烧至五成熟,逐个摆在铁笊篱内,放入油锅约泡五分钟后,继续加火炸熟,成为白色即成。炸好后逐个放入盘内晾冷,上边撒上粉红色糖。此食品面红底白,层层重叠,酥松香甜,是榆林的著名风味食品。

  蜜碗  每三斤白面,加十个鸡蛋和一斤蜂蜜,将面和匀,擀成半寸厚,切成手掌大的方块,捏成碗状,入油锅炸熟即成。这是佳县的风味小吃。

  羊杂碎  将羊下水(羊头、肝肺、肠肚)洗净煮好,切成丝,加各种佐料爆炒,再加汤,加入炸豆腐条、白菜叶、粉条等,烩成一锅。这是榆林著名的风味食品。榆林城内卖羊杂碎的四季皆有,当地人、外来客皆光顾品尝,味美价廉,尤其寒冬清晨,吃一碗两碗,壮身暖体,经济实惠。三边的羊杂碎,以羊下水为主;绥德的羊杂碎以粉条和羊下水为主,没有豆腐条,各有特色。

  豆腐皮  将黑豆、黄豆兑在一起磨成豆浆,豆浆稍稠一些熬好后,分别舀在小盆内,撇去浮沫,使其结皮,五至七分钟后,用细棍将皮挑起,铺平,即是豆腐皮。鲜豆腐皮可切成丝食用,干豆腐皮可用温水泡软食用。豆腐皮趁软折叠卷成条即是腐竹。这是横山县的风味食品,坚软,油香,营养丰富。

  粥糜炒面  在软糜子即将成熟时,将糜穗掰下,趁湿搓糜粒,隔半天后炒黄、炒熟,碾去糜糠后加小茴香面,精盐磨成粉,箩成面,用开水加酥油(或白糖)拌成软块即可吃,这是横山等地的风味小吃,细软酥甜,闻名遐迩。

  软糜子窝窝  将软糜子碾去粗糠,然后磨成细面,加水和好,捏成窝窝蒸熟即吃。也可以发酵后蒸食。

  小米凉粉  将小米淘净,用冷水泡一会捞出,倒入适量清水,磨成米浆,入锅熬煎,边熬边搅,快熟时加入少许沙蒿面,熬熟后在高粱箔子上摊成薄饼。吃时用刀切成指头宽的细条,调以各种佐料,清凉香郁,软绵光滑,为府谷县的风味食品。

  烧麦  俗称捎卖。将剔骨羊肉切成碎丁,加入酱油、葱花、花椒面、白菜心丁、姜面、盐面、黄油等拌成馅子。面粉一半用开水烫,另一半用温水将烫好的面和在一起揉光,分成若干剂子,将面剂子沿边擀成底厚边薄的面片,包上馅子,用指头捏成一寸半高的瓶状,蒸熟即成。此是府谷县的风味食品。

  荞面肉糜碗饦  把荞麦糁子用冷水(冬季用温水)泡半小时,放在盆内揉成面,加入盐水反复揉压。揉好后加水再搋,后让其沉淀,撇去清水,把澄下的面水再兑清水放入细箩中过滤倒入若干碟子内,然后放入蒸锅内用旺火蒸,中间搅动两次,蒸熟后涂上熟肉糜再蒸数分钟,取出放凉,即可切成长条,浇上调料食用。这是府谷县的风味食品。其他地方碗饦不放肉糜,用麻辣肝花作佐料,别有风味。

  软米火烧  将软米淘净,用冷水浸泡后碾压成面,再用开水和好。分成剂子,每个剂子内包上枣泥(或豆沙),用手压平,将鏊子烧至八成熟,抹上猪油,烙烤成熟即可食用。为神木县风味食品之一。

  驴板肠  将驴大肠洗净,入锅煮至八成熟,捞出,放入少许盐面、醋和玉米面多次揉搓、冲洗,然后切成二寸左右的小块。将猪油烧红后,加上各种调料,炸出香味,投入肠子,并加适量温水煮熟捞出,再入蒸笼约半小时取出,加点原汁汤即成。此为米脂县传统风味食品,味道鲜美。

  麻辣羊肝花  把羊肝花洗净切成小块,在开水内煮六成熟捞出。将肝花倒入油锅内,加酱油和少量水煮半小时后晾凉,另外勾点芡汁,将汤调好,晾凉后肝花切成薄皮浇汤汁放各种调料即成。此为榆林各地的风味食品,米脂县尤为有名。

  油旋  将面放盆内加适量温水和盐碱水,先和硬再搋软,在盆内放约二小时,将面块取出,分成若干剂子,逐个擀薄抹上油,用手拉长,抹上葱花馅子,边拉边卷成卷儿,然后用手压平,将做好的油旋逐个抹上油在热鏊上反复翻动,待有火色,再放入火炉里烤至黄熟,即可食用。也可以把猪肉剁成末与盐面、花椒面、葱拌匀作馅子,做成肉油旋。油旋酥脆、香美。为绥德县著名风味食品。

  黑粉  也叫油粉。将绿豆用凉水洗净,放盆内加适量冷水泡约9~10小时,水磨成稠糊状,用箩子过滤到缸内,约7~8小时后,使其发酵,去掉缸内上下的稠糊沫,加适量凉水,过滤在盆内。用旺火烧开水,倒进芡糊,加少许黄色素,改用文火,不断搅动直至熟,加入少许白矾搅匀,倒盆内晾凉即可食用。吃时切成条块,倒上调粉汤、醋、香油等,尤为可口。此也是绥德县的著名风味小吃。

  果馅  把枣泥加放熟芝麻、陈皮面搅匀作为馅;把面粉加油(对半比例)和匀,搓成酥子。然后把面粉兑油用温水和好,分成剂子包入酥子压平,擀成长约20~30厘米,宽约15厘米的面片,用手卷起一分为二,逐个压窝,包上枣泥,放在特制的木模子内压一下,将此放入大炉,用文火烤熟。最后,在中间凸处,点以红色。果馅其色金黄,其味喷香,是子洲县的风味食品,子洲县周家崄镇的果馅历史悠久,做工精细,更为有名。果馅是馈赠亲友的佳品。子洲、横山、绥德、米脂等地,果馅是订婚时的必须礼品。此地习俗,订婚下聘礼有衣服、鞋袜、钱币等,可多可少,而枣果馅必不可少。过去最少得8个果馅,一般给24个枣果馅,现在物价看涨,人情看涨,枣果馅也增多了,32个,48个,甚至64个,72个,108个,200个,多多益善。女方收到枣果馅后,分赠给亲朋好友,亲朋好友因此知道这个姑娘已许配人家了。群众戏称姑娘为果馅,长得俊俏、品行端正的姑娘称之为大花果馅,真枣果馅;长得丑陋、名声不好的姑娘,称之为臭枣果馅。生了孩子也有送果馅的习俗。

  韭盒  把水粉、油炸豆腐切成丁,韭菜切成小段,炒锅内加油烧八成熟,下肉丁爆炒,加姜面、大茴香面、盐面、酱油,炒熟后再加炸豆腐丁、粉条丁、韭菜段调拌均匀,做馅子用。将面粉加温水和成面团,揉长条切成小剂子,擀成薄饼形状,一面铺底盛剂子,另一面盖上面合成韭盒,用小碗扣其上,挤去毛边,使边楞整齐。然后或煎烤熟或油锅炸熟,色泽金黄、嫩、鲜、味美,是清涧等地的风味小吃。

  煎饼  将荞面糁子放盆内拌上凉水,浸泡约两小时,再加凉水用拳头反复揉搋和成稀糊状,用细箩子滤出,鏊子烧至七、八成熟后,抹上油,把荞面糊用小勺舀的摊在鏊子上,烤熟后即可吃。煎饼或蘸上醋、蒜水等调料,或包上凉拌荤素菜尤为好吃,此为清涧等地的风味食品。

  发面油旋饼  先将面粉发成发面,再与干面、碱水和在一起饧半小时。将饧面分成小剂子,擀成片均匀地抹上麻油、盐面,卷成棒形,切成两条,背靠背用手拧住两头拧在一起后,压扁擀成二分厚圆饼,抹油少许上鏊,烙成金黄色,再在未烙那面抹油,反复烙烤,烙熟为止。这是吴堡县的风味小吃,酥、香、脆、美,松软可口。

  黄鼠肉  清《定边县志》载:“北方黄鼠,穴中作小窖,若床榻之状,牝牡所居也。天气晴和时,出作穴口,见人则拱前掖如揖状,即窜入穴中,所谓‘礼鼠’是也,惟畏地猴。地猴一名黄鼠狼,形极小,人驯养之,纵入其穴,则衔黄鼠啄曳之,味极其美。”明《戒庵老人漫笔》中说:“陕西出黄鼠,味佳,设宴珍馔。”吃黄鼠方法有两种,一种是蒸食法,即将黄鼠剥皮,取掉内脏,洗净,腔腹中填充上葱蒜等佐料,合紧,放置在荞面(白面也可,但稍逊荞面)饼中蒸之,约一小时后即可食用,其色青,其味醇香可口。另一种是烧食法,将黄鼠除去内脏,洗净,腔腹中填充上佐料,合紧,放入烧红的土坑焖之,如果土坑温度不够,可用柴再烧。待熟后取出,剥去泥层,鼠毛也随之脱落。这种食法,别有风味,多为牧羊人带着工具,挖到黄鼠,就地美餐。捕食黄鼠的最好时节是秋粮上场时,其时肉肥味香,春季有土腥味,不可食用。黄鼠肉为三边人之独特的风味小吃。

  白面碱饼  面粉加酵面、碱水适量和好,分成小剂子,擀成直径约15~20厘米的圆薄饼(边厚心薄),上烤炉烤熟即成。这是佳县风味食品,酥脆可口,易消化。为老、幼、产妇、病人最佳食品,称之为“胃病之友。”  

  茄夹子   将茄子切成一指厚的片状,每片切口充入羊肉萝卜馅,用面糊封口,用猪油炸熟,入蒸锅再蒸后,盛盘而食,香软爽口,营养丰富。这是榆阳的风味食品。

  羊羔肉  将五公斤左右的羊羔肉带骨剁成六厘米见方的块。麻油入锅烧至八成熟,放入花椒、地椒、蒜片、葱条、面酱、盐,爆出香味,投入肉块,用旺火煸约五至十分钟后,加温水炖约半小时,倒入盆内入笼蒸熟,撒上芫荽即成。此为三边独特的风味食品。味道鲜美,酥嫩清香,久吃不厌,多招待贵宾。

  荞剁面  将荞面糁子用水和匀,擀成2厘米厚的饼,用剁刀剁成韭菜叶宽的长条,边剁边入锅,煮熟捞在碗内,可以调荤素臊子吃,是定边、靖边等县著名风味食品。

  炉馍馍  将面粉兑猪油和匀分成若干酥子;再将面粉、猪油用温开水和成若干剂子;米面用文火炒熟,晾冷拌上白糖作馅;用一个剂子包入一个酥子,擀成薄皮,反复折叠擀三至四次,擀成小圆饼,包入馅子压平,点上红绿花点;用手鏊吊鏊烤烙至熟,即可食用,这是定边县群众年节必备的食品。

  莜麦炒面  将莜麦放入开水锅中煮十分钟,装入毛口袋中来回抖动,至莜麦毛毛全部脱落为止。放凉、沥干水分,然后炒熟,磨成细面,把小茴香、炒面花、地椒面、盐面加入,拌匀,吃时加入少量开水,拌成软团即可,也可以与熟米拌食。这是定边、靖边等县群众喜爱吃的食品。     

  绿豆粉皮  将少许白矾用水化开,倒入绿豆水芡面盆内,用筷子刷匀,再倒入开水锅内,用木铲快速搅动,使芡糊呈透明状,起锅倒在抹油大案上,用木刮子刮成薄皮,晾凉后,切成若干张,卷成小卷,盛在碗内加上调料即可食用。此食品透亮有光泽,坚软爽口,是神木县著名风味食品。

  莜麦栲栳  把莜麦用热水浸泡,吸水后捞出,下锅炒至半熟,磨成粉。然后把此粉用开水烫过、揉匀,擀成六七厘米宽、十八九厘米长条,放在胳膊上搓成筒状,逐个口朝上排放蒸盘内,每个筒内倒入预先备好的炖好的羊肉丁,入笼蒸熟,吃时加葱花、芫荽等调料,别有风味。

  米酒  也叫黄酒,或浑酒。将软黄米用开水浸泡,一夜后捞出碾压成面,放在锅内炒干,再将米面用开水烫成烫面,放在热炕上发酵一夜,然后上蒸笼蒸熟,晾温后加入酒曲面、少许白酒,密封好放在热炕头上发酵,发好后,放在凉处,随时可饮用。饮用时舀一两勺倒入锅内加水煮沸,即可。

  凉粉  有绿豆凉粉、荞面凉粉、洋芋凉粉的区别,先做成芡面,再加水兑矾至糊状,在锅内文火煮熟,晾晾后,切条,倒上酸辣汤即可食用。

  红烧带把肘子  将带把猪肘子清洗干净,放入锅中煮八成熟取出,凉干水分,用蜂蜜抹遍,入油锅炸至起泡为止,即放人原汤煮至皮软取出,用纵横刀将肘肉切成块状。将葱、姜、茴香放入盘底,肘子置上,撒精盐、味精、酱油,蒸3小时后出笼去汤,以木耳、大辣子片、西红柿、玉兰片烧高汤,挂芡后浇肘子上即成。

  米黄  也叫黄黄,或摊黄。用黄米或小米磨粉发酵成糊状,在特制的鏊子上烙熟,对半折成半月状,即可食用。寒食节食用。绥米人也在四月八日吃摊黄,有“四月八,不吃摊黄不得发”之谚。

  罗汉菜  把西葫芦(或金瓜)、豆腐、豆腐丸子、洋芋片用素油炸成金黄色切块备用。锅内加适量开水,加入姜末、盐、酱油金针、粉条,锅开两分钟后放入豆腐、西葫芦、洋芋、豆腐丸子拼烩,三分钟后视其稠稀加入少许芡糊,调匀,接着再加入菠菜、大葱、香菜等,最后洒上香油出锅。这是榆林城居民喜爱的一道时令菜,也是榆林城内佛寺举行法会的必吃菜。  

  羊道  用1只羊和6副羊下水即可烹制108道菜肴的全羊席,为榆林名菜,源于内蒙,可惜基本失传。佳县白云山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一日有举办羊道会的习俗。

  此外,榆阳尚有炸豆腐、炸豆奶、泡油糕、羊肉火烧、坛子糕、枣角子等,府谷县还有炸麻叶、扁豆凉粉,神木县尚有马石酥,子洲县有雪花月饼,清涧县有芝麻饼、炸糕泡泡,定边、靖边县有凉荞粉,靖边宁条梁有炸麻花等风味食品。榆林尚有炖羊肉、羊肉扁食、羊肉包子、荞面搅团、油饼、麻汤饭、撒面饭、米茶等风味食品。

  改革开放以来,榆林引进不少外地食品花样,尤其在饭店和酒店内更多,榆林人的饮食习俗也有了变化。川菜、湘菜、粤菜,海味和韩国料理、肯德基、麦当劳等洋餐也堂而皇之地进入榆林人的食谱。榆林的菜谱多样、精细,美味增多,比较起来,主食变化不大。

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,一江春水向东流。实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,第一年群众就有了吃的,接着,生活一年比一年好。穿衣讲高档,吃饭讲营养,住房讲宽敞,旅行讲舒畅。饮食之变化尤为明显。白面、大米不稀罕了,小米等粗粮成了调剂饮食的辅助食品。时新蔬菜四季皆有,家家腌制的酸白菜显著少了,有的家庭干脆不腌制了。上餐馆吃饭是一种时髦和享受,也是一种潇洒和自由,更是一种放松和愉悦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已不满足一日三餐之“温饱”, 讲究营养、注重风味、喜欢新颖、追求多样,还挑选环境优美之地,品位高雅之座,驱车数十公里去农村吃炖土鸡、水煮活鱼和农家饭者比比皆是,蒙古包、手抓羊肉等特色店每天都笑语盈门、顾客满座。在吃饭的同时,听陕北民歌或陕北说书,品榆林小曲或二人台,感受地域文化已经成了榆林人的一种时尚。榆林人过去也爱喝白酒,现在喝酒增加了跌色子喝酒、唱民歌喝酒等新花样,还增添了喝啤酒、葡萄酒以及其他饮料等新的饮品。榆林酒店不少,餐饮业十分火爆,每天下午3点以后,榆林大酒店的包间已经很难预订,尽管是在郊外的风味特色店也很难找到停车位。年夜饭要早一两个月到酒店预定。肥胖症、脂肪肝等富贵病都是营养过剩和不合理造成的。榆林人现在也吃苦菜等野菜,也吃粗粮,但同困难时期不一样了,是为了讲究绿色食品,讲究粗细搭配,讲究合理膳食。

  服饰

  服饰的最原始作用是为了御寒、保障人体安全。石器时代,主要以软草、兽皮为主,种麻、养蚕后,才有丝麻织品。丝绸织品是达官贵人的穿着,普通百姓多是麻织衣服。地近边塞,多穿短身衣服。受戎狄影响,境内尚白。白羊皮袄,白裤袋,白头巾。大约宋元之间有了棉花,棉布衣服渐渐盛行,但皮衣仍有市场。境内地处暖温带,四季分明,群众春秋穿夹衣,夏穿单衣,冬穿棉衣,衣着简朴,注重实用,讲究实惠。民国年间,贫苦百姓多穿自织土布,只有财主富户才穿绸着缎。其时,上衣多为大襟袄,纽扣或布或木,皆为自制,颜色或蓝或黑,也是自染。男女裤均不开口,裤腰宽大,穿时折迭,俗称大裆裤。内衣:男子穿布褂,女子穿兜肚,兜肚多为红色,曰红兜肚。此是榆林特色服饰。用红布缝制成菱形夹层类似围兜的服饰,绣以花朵,穿在前胸,可以护腹。男子也可以服用。平时男子腰束蓝、白腰带,劳动时另加坎肩;女子腰系围腰。富人绅士也有穿长衫套马褂的,城中少妇也有穿旗袍的,但毕竟是少数。其时贫苦百姓穿衣甚为困难,冬衣、夏衣连用,去棉为夏衣,充棉即冬衣。有的一年四季穿一件烂纳袄,补丁摞补丁的裤子,有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之谣。或者只穿一件烂皮袄,故有“山羊皮袄苫尻子,有什么心事唱曲子”的谚谣。小孩十二三岁尚无裤子,仅穿一个红兜肚,既不蔽体,也不遮羞,又难御寒,甚为寒苦。长城北风沙区群众,穿羊皮袄、羊皮裤的人很多,所以有“草地三件宝,干米、奶茶、大皮袄”的说法。一领没面子皮袄多穿数年,破烂不堪,有“白天穿,晚上盖,天阴下雨毛朝外,虱子咬起墙头晒”的谚语。《七笔勾》中说:“没面皮裘,四季常穿不可丢。”也是事实。皮袄有山羊皮袄和绵羊皮袄之分,山羊皮袄更难御寒。因此有“山羊皮袄苫尻子,有什么心思唱曲子”民谣。还穿毡窝子,戴毡帽,或穿皮靴,戴皮帽,一因此地苦寒,只有皮袄可以抵御;二因此地地处边塞,有匈奴遗风。《汉书.匈奴传》说:匈奴“自君王以下,咸食畜肉,衣其皮革,被旃裘。”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,阴丹兰、斜纹、海昌蓝、红布等拥入,布料改变,穿中山装、对门襟的人增多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穿大襟袄、大裆裤的人渐渐少了,一度时期穿中山服、列宁装、军便装成为时髦。隆重的场合。穿自织土布的人也罕见了,皆穿市场买来的各种机织布,五十~七十年代,以卡机、斜纹、灯芯绒、凡立丁等布料为主,其时崇尚蓝、灰、黑、黄等色,式样单调,颜色浅淡,男女无别,只讲究整洁,实用。衣不蔽体的现象没了,系腰带、穿兜肚的人少了,冬有冬衣,夏有夏装,既有内衣,又有外衣,但自制为主,衣服仍有补绽之处。八十年代开始,群众服饰变化甚大,从耐穿结实转向美观、时新;从便宜的面料转向高档的面料;从单一的棉布发展到各种化纤、丝毛织品。自制的渐少,买穿成衣的渐多,衣服几乎难以见到补绽之处,城镇、川道地区尤为明显。男女服装随季节更换,式样向大城市看齐。时下,春秋时间,人们内穿毛衣、绒衣、线衣,外罩春秋衫,色泽鲜明,既不痈肿,又不单薄。女子如春天的花朵,丰姿绰约,健美漂亮;男子像嫩绿的杨柳,修长健壮,风度翩翩。夏季气候炎热,人们都单衣薄裳。老年男人仍有穿大裆裤的,中式薄衫,光头赤足,巾搭脖间,既可擦汗,又能作扇。中年男子穿着多不择款式,只求利索、凉爽,素衣淡服,草帽一顶,炎阳之下,辛勤耕耘。年轻后生,多穿有色背心,外罩素净薄衫,或长袖,或短袖,配上时兴裤子,潇洒大方。夏日,女人穿衣尤为讲究。少女少妇穿着色彩鲜明、质地精美而轻薄的衣衫,线条分明,剪裁得体。女子一般上装领高不过锁骨,袖虽短而不可露腋,下装多为西式筒裤。中年妇女大都穿着素雅,谚曰:“女人三十不红,四十不绿。”奇装异服,顿受非议。少女也有穿裙子的,逐年增多。单裙子式样就有长裙、短裙、百折裙、连衣裙等多种多样。还有传统的旗袍等。乡间顽皮小孩,此时一丝不挂,黑不溜秋,或在河里戏水,或到土里滚打,活泼可爱。冬天,人皆棉鞋、棉袄、棉裤。妇女内穿贴身细绸棉袄,外罩花衫,下衣西式棉裤,再罩以西式单裤,围着色泽鲜明的围巾,尽量不显痈肿。牙牙学语的小儿,多穿开裆连蹄棉裤,既穿着暖和方便,又避免尿湿裤裆。老年人仍有穿对襟(或偏襟)棉袄大裆裤的,更有紧扎裤腿的,使冷风不易侵入。出门办事很少穿无面羊皮袄的,多披布面羊皮裘衣,更有穿各色呢大衣的,显得体面大方,美观实用。改革开放以来,皮袄很少见到,最流行的是夹克衫、牛仔裤,西装革履作为正装流行在隆重场合。公勤人员根据行业不同,有自己的工作服。上世纪90年代开始,不少年轻人冬天不穿棉衣,只穿毛衣、线衣,另有大衣。穿衣年轻人比较讲究时髦,质地、颜色、款式、多样新颖,五彩缤纷,竞相比赛,三套五身,只求其好,不怕破费银钱。群众总结道:解放前,烂皮衲袄光脚板,少铺没盖度苦难,十几岁的女娃没裤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变化大,十年一个新花样。五十年代换衣衫,新皮袄,土布衫,遍纳鞋,脚上穿。六十年代又提高,镶面皮袄新样式,市布斜纹花达呢,洋线袜子胶底鞋,出门在家有换洗。八十年代大提高,料子衣裳呢大氅,尼龙袜子时新鞋,纱巾墨镜头上戴。21世纪,新穿戴,讲究时髦讲究帅。

  民国初年,农村男子头发四周递去,头顶蓄长发,编成独辫,盘于头上,城里知识人留分头,个别清朝遗老,仍大辫缠头。一般家庭妇女均留长发,用银簪盘结脑后成髻,外罩发网,青年女子,喜留单辫扎以红头绳,男孩子一般头顶上留发似锅铲形,俗称锁锁头。后来,男子多留分头或光头,女子变为短帽盖头或双辫。青年男子多不戴帽子,喜拢毛巾,拢法是用毛巾包头,在前面打一个结,民歌中有“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,哥哥拢头上真好看”等唱词。成年男子头戴瓜壳帽或白月牙帽,也有戴八角帽的,冬天戴毡帽,夏天戴草帽,富绅也有戴礼帽的,女子喜拢黑丝手帕,戴帽的不多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男子留分头、小平头、青年头,戴军人帽、工人帽、火车头帽的渐多,戴瓜壳帽、月牙帽的渐少。女子留短帽盖、双辫,不戴手帕,不别银簪,改围各式围巾。年轻女子喜戴小巧玲珑的花帽,老年妇女戴黑色绒帽。八十年代,青年男子留长发的有增无减,女子或披发到肩,或头梳高髻,烫发、染发的也日渐增多。青年人一般不戴帽子,拢羊肚手巾的难以见到。中老年人头饰变化不大。

  民国时期,男子穿牛鼻子鞋、圆口布鞋、遍纳鞋、软皮鞋。牛鼻子鞋是船型双梁鞋,遍纳鞋,是圆口布鞋的一种,也叫千层底布鞋,是一针一线纳的底子和帮子。富裕之家冬天穿毡鞋或棉鞋。女子穿软皮鞋或绣花鞋,也有穿木托鞋的,这种鞋后跟有一木托,走路有声,鞋面扎花,供小脚女人穿用。袜子或布或毛,都是自制,男子只有冬天穿,女子一年四季皆着袜,并有裹脚布缠束三寸金莲。裹脚布一般长二三尺,因此有“懒婆娘的裹脚布,又长又臭”俗语。其时以脚小为美,以脚大为丑,足本畸型,鞋亦畸型。缠足原本是一种追求美的时尚,后来变成束缚妇女的枷锁。陕北民谣对此有记述:刀豆角,赛皂角,乡里女儿爱缠脚,妈妈赶,她大说,她婆婆拿上拐拐戳,拉在炕上放裹脚,放了就像牛的角,死肉割了几钵钵,七寸脚穿不上,锥子戳,剪子剜,把脚豁成两半个。民国初年,提倡放足,但仍很难推行,乡间照样缠足。民国二十年后,妇女才渐渐免缠足之苦,才能穿正常之鞋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鞋的式样增多,群众穿遍纳鞋的由多到少,现在几乎难以见到,改穿软布鞋,运动鞋,军便鞋,老板鞋,健美鞋,松糕鞋,旅游鞋,高跟鞋,还有各种靴子,花样繁多,日益精美。夏有凉鞋,冬有暖鞋。出有皮鞋,入有拖鞋。袜子也改为机制袜。陕北民歌有:“机器袜子八眼鞋,毛市布裤子风摆开,走起路来派派派,我问哥哥爱不爱?”妇女四季着袜,男子春、秋、冬着袜,夏季着袜的增多,仍有不少不穿袜的。

  民国年间,妇女戴银手镯或玉手镯,耳上穿孔,戴金、银、玉坠;男子也有戴各种戒指的;小孩戴金、银、玉手镯、脚镯,项佩有长命锁的项圈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妇女戴手镯的渐少,戴手表的渐多,一度时期戴耳环、戒指的几乎绝迹。八十年代开始,戴手镯的时有所见,戴耳环的也渐多,男、女戴戒指的习俗又恢复了,城镇尤为明显。妇女戴金项链、珍珠项链也成时尚。搽脂抹粉、描眉画目,染指甲、染头发美容的女子不少。小孩戴手镯、脚镯、长命锁的也时有所见。

  一般说来,城镇居民服饰较农村群众服饰新颖,变化大;年轻人的服饰较中老年人新颖、时髦;女子较男子服饰讲究。城镇人讲究美观,农村人注重实用,青年人注重新颖,中年人讲究合体。随着生活的改善,服饰日益讲究。且追求时尚,外地一样新式服饰,榆林马上就流行开了。比如,外地流行女子“半裤穿在裤子外”,榆林也马上风靡一时。服装市场五彩缤纷,琳琅满目,不少女子模仿模特、明星服装,到外地采购服装,有的女子仅裙子就有长裙、短裙、一步裙、百褶裙、连衣裙等多种,各式各样,四季更换。过去有“女人三十不红,四十不绿”的说法,现在不讲究这些了,连六七十的老太太也五颜六色,质地讲究,服饰多套,不时更换。

  婚服  民国年间,新妇头戴礼帽,上绣一朵大红花,上身穿紧身细袄,下身穿扎有花边的绸裤,脚蹬绣花鞋,皆是红色;新郎头戴礼服,但无花,身穿长袍,脚蹬新鞋,迎送人婆姨细袄细裤,身披绸坎肩,腰系绸裙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新郎、新娘、迎送人婆姨的服饰和平时的差别仅是新、好而已,最多胸前佩戴一朵大红花。新娘或穿红衣,尊重民族习惯,或穿素纱,学习西洋。过去,女子出嫁日无论冬夏都穿红棉衣,(俗称硬衣)取厚成之意,由于遮盖严实,夏天时有新人眩晕昏倒之事,近来此风已改,夏日不必穿棉衣了。

  丧服  榆林丧服基本特征是头戴素冠,身穿白衣,腰系麻绳,脚穿缦鞋(缦鞋,即用白布把鞋缦上,父母双亡,全部缦白;还有老人,只缦部分,留有后跟不缦,关系越远,留得越多),手持哭丧棒。北部县多为白布冠,南部县多为麻、纸冠。孝服各地大同小异,至今变化不甚大。府谷县的孝子,戴白布褶成的圆孝帽,帽前脸部垂一白布条,称“眼纱”,左垂以丧父,右垂以丧母。侄儿以五尺左右长的半幅白布,从头到脚披覆于背,要系麻绳。女婿穿的孝服与儿子相同,但腰间系一条拴有红头绳的带子,区别其外姓身份。南六县之孝服,比较讲究。榆林城内丧服仅是白衣白帽白鞋而已。现在,丧葬改革,有仅戴素花黑纱者。

  居住

  榆林群众,因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不同,居住习俗也不一样。

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群众,多居住窑洞。窑洞又有多种:  土窑洞  人们利用黄土的特性,挖洞造室,保留古代穴居的习俗。土窑的地基多选用胶土山坡,先剖开崖面,然后开一个竖的长方形口子,挖进去一两米以后,便朝四面扩展,修成一个鸡蛋形的洞,再用宽镢刨光窑面,抹上粘泥,有时为了固实,窑顶间隔用柳椽支撑。土窑洞一般深7~8米,高3米多,宽3米左右,最深者可达20多米。窗户有两种。一种是小方窗,仅一平方米左右,光线甚暗;另一种是半圆窗,约有3~4平方米,光线较好,土窑洞冬暖夏凉,修造容易,但窑内墙壁难以粉刷,窑面子容易风化雨蚀,山崩土陷易坍塌。山区群众多住土窑洞。

  土窑洞侧,有的地方打一小拱洞,仅可容足,这叫爽堂。 窑洞村落,叫窑窠。土窑内侧另挖一小窑,叫拐窑。上部再开挖一小窑叫天窑,可避匪患,可藏财物。

  打土窑要看土色、土脉,红胶土、横土最适宜打土窑。绵黄土、立土不适宜打土窑。

  石窑洞  石窑洞的建筑材料是石头,其实是深7~9米,宽高皆为3米左右的石拱洞。面子颇讲究,有锤子活,皮条錾活,薄石斜砌活,细錾凿面活,还有水磨石活,常见的是细錾凿面、白灰勾缝的,窗户皆是圆窗,内部过去用细泥和麦鱼裹泥,现在用白灰或涂料粉刷。临河川道群众多修石窑洞。还有在石崖上挖的孔洞,这叫石窟,多为神灵居住,米脂有万佛洞,府谷有千佛洞。

  砖窑洞  用砖砌成,式样建筑办法和石窑一样,外表灰蓬蓬的,颇为美观,但不如石窑坚固。

  也有砖石混合窑洞,或窑腿用石头,窑旋用砖;或窑身用砖,窑面用石头。

  接口子窑洞  在土窑洞外接一圈砖石拱洞,一般接1~2米,也有接3~5米的。这种窑洞比土窑洞坚固、美观,比砖石窑洞窑腿宽,省工省料,有的地方在土窑洞外接一房子,此叫半窑半房。此外,还有地窨子,这种多为临时性住宅,在地势较高处掘一土巷,长3~5米,宽、高均为2米左右,上搭椽棍成棚,前挖宽1米左右的斜坡人行道,凑合居住。

  土基子窑洞  这种窑洞多见于定边、靖边平坦地区,选硬质土夯筑窑腿,高约3.3米,宽2.7~3.3米,深约6米。斜头土基子(长0.35米,宽0.17米,大头厚0.1米)过旋缝隙灌胶泥糊。窑成后内放柳椽箍撑,外抹胶泥,用棍击实,窑顶再垫以土木并夯实。土基子窑造价低廉,但不结实,易漏雨,易坍塌。六十年代曾采用群众运动推广土基子窑洞,但因技术、选址等原因,为时不久,大部分倒塌,七十年代后,农村很少有人修建土基子窑洞。吴堡三道垣用麦秸土掺水作土坯,修建的窑洞,也基本上属于土基子窑洞。洛川塬用泥巴和入麦草,制成干块,筑造的窑洞,叫泥基窑。   柳椽柳巴子窑洞  用硬质土夯筑窑腿,或于较高处就地挖坑修成。窑腿上每隔二尺左右刨对应竖槽,拱型柳椽、柳巴子(用沙柳结成)固于其上,再从另一方向绑扎柳巴子,经纬交错,然后布上劈柴、沙柳,抹上胶泥,即成窑洞。这种窑洞多见于定、靖山区,极简陋,七十年代后,不再修建。 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增加薄壳式窑洞。这种窑洞系用砖石砌成,窑腿比砖石窑洞窄、高,窑拱洞是一个圆弧形,窑顶用油毡、沥青等新型建筑材料防雨,不像砖石窑洞垫一二尺厚的土。 还有一种是薄壳窑,外面是房子状,里面是薄壳窑,这种建筑省料。

  一院窑洞一般修三孔或五孔,大多中窑为正窑,有的分前后窑,有的一进三开。窑腿上多有小窑,敬祀天地神祗。窑洞都接窑檐,或用砖砌花栏,防止雨水冲刷窑面。佳县、米脂、绥德、吴堡一带,不少人家用木料、石料在窑前形成走廊,这叫穿厦,独具一格,更为美观。窑洞的门窗多用柳、杨、榆、椿之木。窗棂或曲或直,或长或短,或横或竖,或斜或正,曲直交错,长短相间,构图或古朴典雅,或新颖别致,有丁字形、万字形、蛇抱蛋、胡椒叶、十二莲灯、八角楼等,也有雕刻花卉、彩绘油漆的,工艺讲究,美观大方,如美术图案,贴上白格生生的窗纸,红格艳艳的窗花,多姿多彩。近年来不少地方改用玻璃窗,阳光直射而入,明亮多了。窑洞的门多为双扇,佳县、吴堡一带多花格门(俗叫棂子门),绥德、清涧、米脂、子洲、横山等地多为实心门。窑洞多修在山腰或山脚下的向阳之处,吃水、种田两便,群众称之为“水食相连”之地。冬暖、夏凉,省建筑材料,容易修建,坚固、耐用,优点不少,但光线较暗。窑洞上面叫脑畔,脑畔上多栽树木,窑洞前面叫硷畔,硷畔上多种蔬菜。庄稼汉住在这样的窑洞里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代代相传,怡然自乐。

  旧时,长城沿线风沙区群众住“茅廊廊,草房房,柳把庵子土窑房。”茅廊,圆形,尖顶,沙柳围圈,柳条扎把结笼,呈尖顶,覆盖铺草,一侧留门,里外涂泥。柳把庵,土打墙,留门窗,沙柳数十根捆一起圈半圆,两头插入土墙里壁壕中,沙柳条编拍盖顶,铺盖茅草,上覆白泥防漏。但住这种柳把庵子的不多,多住房屋。这种房屋有多种,一种是土屋,夯土成墙,木作栋宇,上用泥土盖顶,多为中门,左右两开,窗户或是小木窗,或用柳条编织而成。房屋两边,毗连畜圈,四面或用土墙环围,或用木棍围成篱笆。由于地广人稀,院落皆很大,每户间居住距离甚远,土屋、土墙、土院,甚为简陋,俗称茅庵草舍。第二种是砖瓦房,或砖石砌成墙壁,木作栋宇,中檩架高,前后檩稍低,顶部铺瓦,这种房屋多见之。第三种房屋是楼板房。一般用砖砌墙壁,用钢筋混凝土楼板盖顶,上苫油毡,这是近年新兴的建筑,第四种是楼房,多为城镇居民、机关居住。起初,榆林一般楼房3~6层为多,后来,有了十多层二十多层的建筑。

  一般说来,长城沿线群众居住分散,院落甚大,但修建比较简易,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厕所和畜圈;南部群众居住集中,院落较小,修建较细致。

  不管住房还是住窑,群众不喜床板,而喜土炕。炕有前后之分,前炕也叫门口炕、窗炕,比较明亮而冬天较冷;后炕又叫掌炕,光线较暗而冬天较暖。炕和锅灶相连。锅灶一般用土石作方形炉台,石板旋口盖面。从灶火口到烟洞由柴炭口、炉腔、火口、炉坑、烟口(俗称猫巷)、炕洞、狗窝、烟洞八个部分组成炉灶。有的使用风箱,群众爱美,锅台上、炕四周都设法美化一新,有花花绿绿的炕围子,用鸡蛋皮也可以镶嵌成好看的花朵。群众多用柴炭烧饭、取暖,定边、靖边部分地区昔日烧畜粪,此俗渐无。柴炭缺的地方多用风匣鼓风。炕上或铺芦苇之席,或铺高粱秸秸之席,或铺席蓟之席,再铺羊毛毡,铺盖也甚简单,仅有被褥而已。农人闲暇,盘炕而坐,说古论今,乐在其中。“老婆娃娃热炕头”即是最大的愿望。过去布料昂贵,农家少铺没盖,一家有盖一块破被者,还有用皮袄、布袋苫身者,睡在冰冷的土炕上,寒苦之状,难以形容。近来群众生活日益好转,卧具也讲究起来了,城镇尤为明显。细铺细盖、枕巾苫单,毛毯、地毯、毛巾被之类,也不稀罕,使用蚊帐的也时而可见。群众多喜裸体而睡,故睡衣等物,多不使用。枕头颇讲究,或刺绣花卉虫鸟,或绣上“长命富贵”、“吉祥如意”等话语。室内陈设过去仅有几只酸菜缸、几个米面缸、一两个箱柜而已。近年来水泥为地,瓷砖为墙,屡见不鲜,既有新式家具组合柜、五斗橱、沙发等,又有电视机、录音机、电冰箱等现代化设备,日趋舒适。也有的家庭改炕为床。

  修窑一般修单数,三孔、五孔、七孔,不修四孔、六孔,有四六不成材之说。一院窑洞,多修大门,大门颇讲究,有穷窑富门楼的说法,一般比家门宽敞高大,硬木做门,门为两扇。财主富户更讲究,门正中有铺首(门环),下有抱鼓石墩,门楼两侧有砖雕或石雕,门额上有“树德务滋”“山高水长”“耕读传家”“祖稷宗尼”“和为贵”“谦受益”“忠恕”“笃敬”等箴铭,也有表示身份的“进士第”“文林第”等。有科名的人家门前还可以置一对石狮。

  修窑建房是一家中大事,群众修建前必请风水先生看地势、定方向(即座字)、择吉日动土,动土时要向土神烧香叩头。修建时邻居和亲戚朋友互相帮工,修成后有合龙口(或上梁)的习俗,居住前有安窗、安土神的习俗,住新窑乔迁时有暖窑的习俗。

  坐  字修建时讲究坐字,榆林多采取坐西北面东南方向或坐东北面西南方向。一般说来坐西北面东南的多取乾山巽向、亥山巳向、壬山丙向、戌山辰向、辛山乙向五个方位;坐东北面西南的多取癸山丁向、丑山未向、艮山坤向、寅山申向、甲山庚向五个方位。坐字实际上为了选择日照时间,合理利用阳光。

  合龙口  修窑建房合龙口是不可少的。老乡说,红白喜事常办哩,合龙口的事一辈子也很少经遇。因此合龙口尤为隆重。窑洞多为奇数,合龙口仪式一般在中窑举行。匠工预先在此窑面拱洞中间留一小缺口,是谓龙口,请阴阳选定吉日良辰,届时鸣炮三声,唢呐高奏,主人焚香请神,匠头在龙口放进鸡心、鱼心、兔心三心,七枚铜钱、五谷、五色精石、七料香药、五色丝线、菜籽、生铁屑等,一石工大师傅披着花红(红布、或红被面)手端一个盛有五谷(糜、谷、麻、麦、豆)、碎馍和碎糕、糖果等的碗(或升子),边向四方撒,边唱:

  香烟飘飘进龙门,奉请各路众诸神。

  今天正遇黄道日,请得鲁班来合龙。

  一合龙口永不开,金银财宝进门来。

  二合龙口大发展,子孙代代出大官。

  三合龙口人丁旺,千粮万石有牛羊。

  四合龙口福寿长,一辈更比一辈强。

  五合龙口财门开,天地神仙降福来。

  一撒东方甲乙木,木旺子弟成大才;

  二撒南方丙丁火,火旺日子添精彩;

  三撒西方庚辛金,金旺家胜多聚财;

  四撒北方壬癸水,水旺滋养禄树栽;

  五撒中方戊己土,土旺厚德百花开。

  金钱撒到新窑院,大人娃娃都康健。

  金钱撒到新窑上,荣华富贵万年长。

  左撒青龙,右撒白虎,前撒朱雀,后撒玄武,

  匠工无忌,主家无忌,天无忌,地无忌,

  姜太公在此,百无禁忌,大吉大利!

  然后迅速把砖或石砌上,抹上石灰,再在龙口石缝放置一双新红竹筷、一支新毛笔、一锭新墨、一本新书(最好是皇历)合龙仪式才算完结。

  佳县合龙口时,有人把两个大喜馍抛给主人。

  合龙后,当天不许任何人爬上窑顶,匠工放假半天,因为下午,不能再动锤錾。    

  上梁时讲究也很多,要敬祀天地神祗,也撒五谷、糖果钱币,也唱祝贺之歌。合龙口上梁时都要在窑房两边贴红对联,旧时多写:凤抬头三星在户,龙合口五福临门。修建喜逢黄道日,合龙正遇紫微星。洞天福地斯为美,仁里德邻乃高风。现在写的是“合龙正遇艳阳日,修建喜逢大有年”、“新窑新居新气象,好水好山好风光”等,也有在窑腿上搭上红布、红头绳的,避邪祈福,以求吉祥之意。合龙口、上梁之日主人宴请工匠、亲朋好友。一来酬谢他们的辛劳;二来庆贺窑洞主体竣工九游娱乐(jiuyou)每天为您提供近千场精彩体育赛事,更有棋牌游戏、电子竞技、彩票投注、真人娱乐、电竞顶尖赛事、最热门的欧洲杯和世界杯直播等。玩法多样,任您选择,带给您最丰富的游戏体验。。来客或送贺幛,或念祝词,或送喜钱,花红自然归大师傅。

  安窗  合过龙口,才做窑檐、垫脑畔、倒窑石旋裱窑掌、盘炕、做锅台、垫脚地、粉刷、安门窗。安门窗尤为重视。安门窗时首先取一黄道吉日,门窗安好后,主人在门窗上贴红对联,合家吃喜糕,以示祝贺,一般不待客,也有大宴宾朋的。原因有二:其一,主人在合龙口时未来及操办,借机会酬谢大家;其二,主人爱排场,借机会光耀门第。

  安土神  陕北的黄土土质松软,土崖土畔易于滑坡,大山崩坍之事,时有发生,土窑决顶及溃塌之事,亦不罕见,人畜时有伤亡。群众迷信心理,以为此是对土神或山神不恭而引起其震怒造成的。所以居住之时(或住过一段时间)有请阴阳、巫神安土神的习俗。

  安土神时先写好土神之牌位,焚香燃纸,叩头致诚,阴阳或巫神手摇铜铃(或持三山刀在窑内外跳跳蹦蹦),口中念念有词,唱安土歌。

  之后,巫神或阴阳用一块砖头,写上鬼符箓,把此砖放置在窑掌里,长期保存,据说鬼魅再也不敢为祟作怪了。

  安土神的习俗乡村仍有,城镇难以见到。

  为了避邪,有的地方在院子内有置隐壁墙的习俗,也有的地方在墙顶上放置泰山石敢当,有的地方则写有“一善”的圆头小碑。

  暖窑  主人乔迁居住新窑,邻居纷纷前来祝贺,是谓暖窑。

  暖窑多在晚上举行。乡间村子不大,三五十户人家,和睦相处,一家住新窑,全村都喜,于是邻居们你提一瓶酒,他拿一块肉,孩子们手拿一张画(空手是不该去的),纷纷赶到新窑主人家,主人站在门外笑脸相迎,小孩子放一串鞭炮,更增加喜气。主人早备好了下酒菜,让客人们尽情地喝,尽情地说笑。客人们也不拘束,或蹲于地上,或坐于炕头,喝个不亦乐乎,有的即兴唱起酒曲,更增添喜庆色彩。

  酒暖人心,人暖家庭,欢歌笑语,热气腾腾,夜阑方散。

  暖窑之日,同时安锅,安好锅,请一异性亲朋生第一把火,取众人拾柴火焰高之意。有的地方还要动响器,即敲铜锣或其他铜器。

  乔迁也暖窑或暖房。城市居民住楼房也暖房,也邀约亲朋聚会,在房中饮酒,增加喜气。

  住窑一般父亲居中窑,兄左弟幼。中窑也称正窑,由长房居住。

  弟兄分家,亲朋好友携带灶具、碗筷看望,为之添家。

  境内群众居住和经济条件有直接关系。解放前,贫苦百姓多住土房土窑或用片石砌窑盖房,土墙土院,土炕破锅台,柴门破窗,十分简陋。财主富户修建布局巧妙、精雕细刻的四合院或套院。砖石砌面,穿廊抱厦,既遮风雨又有威严感。靖边青阳岔有一官吏,在镇上修筑有60多孔窑洞的四合大院,并有很讲究的大门门楼。米脂县财主富户较多,建筑更为讲究,其中,姜氏庄园、常氏庄园、杨家沟马氏庄园皆很有气派和特色。

  榆林、神木、绥德、米脂城内有不少四合院,或窑或房,颇为美观,尤其是榆林城的更为讲究。榆林城素称“小北京”,群众住宅多为“四合院”砖木结构瓦房,院落有一进、或二进、三进(穿院)。过去富户门庭楹角雕刻,内外各设迎墙照壁,大门以里又设二门,还有过庭。大门、住房五脊六兽阳合瓦布顶,门路台阶整齐;正方多五楹,三明两暗,两旁另设耳房,穿廊虎抱,雕梁画栋,门楼装饰飞檐兽头,变化多端,很有特色。个别富户,门前竖旗杆,蹲石狮子,大门为水磨的砖砌门楼,门内有照壁,二进中有月亮门,分前后院,后院内眷居住,前院是书房、会客室等,隐墙照壁,鸟兽峥嵘,楹桷雕刻,曲径通幽,甚为雅致,如入北京之四合院。但一般居民住一进两开平房,院落也小。    

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随着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,居住条件大大改善。群众多修砖石窑洞、房屋,尤其是1979年以后城乡掀起修窑建房热,所以有“男人女人穿红袄,有钱没钱都修窑”之谚语,面积增多,质量提高,款式新颖,美观大方,坚固耐用,窑房内布局多样,客房、卧室、厨房,应有尽有,也有设浴室、暖气等设备的。油漆门窗,安装玻璃,室内室外,装饰一新,宽敞考究,大异旧时,但尚有一些简陋的住处,尤其是偏僻山村,土窑、土屋、土墙、土院,还可以见到,但这些窑洞住人的较少。随着移民搬迁,空的窑洞更多。

  旧时为避战乱,群众多居住在山间偏僻处,而今都尽量选择地势低平之处修建。

  清末民国初年,战乱频繁,榆林财主富户多在石崖或土崖上凿洞,修建崖窑(府谷叫窨子),有的崖窑里有井泉,有仓库,设计颇用心,建造颇费力,至今虽不住人,但在崖畔上仍可见其遗迹。也有的在山上构筑寨堡,供村民们集体居住,遗迹也有。

  20世纪末,居住土窑洞的渐少,修建砖石窑洞的也在有减少,是窑洞不易修建,屋内又难以陈设和现代化不合拍等原因。

  行旅

  清末民国初年,陕北境内尚无公路,村镇多为人行便道,羊肠小径,坎坷不平;即使所谓官路,也宽不过二米。山路是崎岖的,转梁过峁,一个墕墕两个峁;走溪过河,一个弯弯两道河。有时到了深山沟里,刀削斧砍之崖,猿猱愁过之道,走此路,虽无上天之难,但也令人胆怯。或遇山崩,或遇洪水暴涨,路迹无有,更难行走。旧时,小路上盗匪时常出没,更令人胆战心惊。所以民歌《走西口》中唱道:“走路你走大路,万不要走小路,大路上人儿多,拉话解忧愁,小路上有贼寇。”其时,群众出门,多赖步行,日行百余里是平常之事,穷人骑驴,富人骑骡马,也有骑骆驼的。“逢集驱驴驮粮上市易钱”“往来戚里,率骑驴。”(摘自嘉庆《延安府志》)“骑驴婆姨赶驴汉,怀中抱个肉圪蛋”,形象地反映了行旅之俗。有谚语:骑骡子高张,骑马英耀,骑驴熬骚。神木“二饼子旧车黄牛拉,人人爱骑大走马。”(新编《神木县志》)还有一种简易牲口轿,俗称架窝子,用二木架于前后二骡背上,轿形上部拱圆,如窑洞状,用苇席遮蔽,搭以布单而成。乘坐时下部填充包裹行李箱笼等物,再铺被褥,可坐可卧,可避风寒,可避日晒,日行数十里,逍遥散诞,良可自如。多坐一人,还可携带一个小孩。这种骡轿多为官绅富户乘坐,贫民只有在结婚时偶而使用。还可以用毛驴牵引,承载量小,但费用低。在长城内外也有用骆驼轿的,系用骆驼之峰两侧各置一轿,各供一人乘用。也有人抬轿舆,乘坐者更少,其时短途运输多为肩挑背负,羊肠小径,弯曲狭窄,背负还要斜走,因此捆背庄稼的根梢都有规律,俗话说:“左稍柴,挑的掉了崖。”饮水也靠畜驮,赶负驮之畜,遇狭窄巷道处,要高声吆喝,以便相对而来的牲畜避让。长途运输靠骡马、骆驼、毛驴等牲口驮运。川道地区尚有马车、牛车,这些车皆是木轮上包以铁皮,行车缓慢,数量也很少。沿河群众冬天冰上运输使用“拖子”,拖子用两道硬木制作,下面镶有铁条,一人前拉,一人后扶,简易结实,一拖子可拉数百斤东西。黄河沿岸,用木船运输,船夫俗称艄公,整日拉纤搬船,搏风击浪,甚是辛苦,加之翻船事件时有发生,令人不寒而栗。其时境内河流上很少有桥,能通行船只的两岸往来皆赖木船,不能通行船只的,夏季涉水而过,冬季踏冰而过。春秋季节能支蹑石则支蹑石,无法支蹑石的则数村群众集资出力用高粱秆、木椽等搭设临时性便桥。黄河岸边出行常乘木船,有的男子也抱“浑筒”(囫囵羊皮充足气扎紧口子)渡河。

  旧时,行旅艰难,群众出门,多择日而行,民间有“三、六、九,遍地走;二、五、八,守在家”的说法,以求吉利。有时向神灵祈祷,保佑平安。临行时也有的设法在身上缀护身符,穷家富路,代足盘缠。首次出门,要放起身炮,也有的上庙祭祀。如果出远门,向亲人辞行,亲人也送别,并给以嘱托,民歌《走西口》就是亲人嘱托之歌。路过高崖石砭,随时拣一小石支撑于崖砭,企求崖砭牢固,以便平安通行。黄河船夫对河神礼拜甚勤,定时烧香焚纸,祈求四季一帆风顺。并在正月有出行的习俗。出行时间正月初二、三日卯辰巳午几个时辰内,大人端盘穿长袍,有的套蓝衫。盘中放香表、奠品、爆竹等物,小孩跟着到有枣树的山上。方向根据皇历上指示而定,有时东、南方,有时西、北方,在地上堆起三堆土,每堆上点三炷香,烧黄表纸三张,祭奠放爆竹。最后在枣树上折枣枝一支拿回,就算得到“财”了。并相互道贺“发财”,回话是“大家发财”。这样一番,方可自由出门,无所顾忌。此俗经商之人也举行,其目的同样是为了祈求出行大吉,四季发财。

  榆林沟壑纵横,道路坎坷不平,难于行车。代步工具主要靠毛驴。佳米驴是我国优良家畜品种之一,个头不大,劲头不小,崎岖的山路也能走。这种毛驴性情温顺,不踢不咬,婆姨女子也能对付得了。无论老太太出门,媳妇回娘家、小孩子上街赶集、娶媳妇嫁女全用它,民谚“骑驴的婆姨赶驴的汉,婆姨怀里抱个金格蛋”,就生动地说明了这种乡风民俗。高骡子大马只有富户人家才养得起,而毛驴却很普遍,再穷的人家,也养有一头小毛驴。毛驴用途很广,不仅推磨拉碾,还用它驮东西、拉车子。有些地方石山戴土帽,严重缺水,家家备有木架子水桶,将水桶架在驴背上,在山道上缓缓地行走着,赶驴的小伙子放声唱起悠扬悦耳的信天游。不少人,一辈子靠赶脚为生,一队队毛驴,往来于银川、太原、包头、延安之间。途中常选有水草的开阔地带休息,将驮子卸下,放驴饮水吃草料,赶驴人坐下抽烟、埋锅造饭,饭后继续赶路。晚上因驴子众多,若无大马店投宿,也在野外露宿过夜,将卸下的驮子围成圆圈,把毛驴放在圈内,赶驴人轮流值夜,以防野兽侵袭。老百姓对毛驴有深厚的感情,称牲畜为“牲灵”。《走西口》《赶牲灵》等民歌,随着运输队的小伙子们在黄土高原广为流传、经久不衰,这就说明了毛驴在榆林交通运输中所起的重大作用。

  20世纪30年代,境内始有公路,其路是因政治目的而修建的,运输军用物资为主,客运、货运尚少,加之公路质量差,很难正常通行,因之群众行旅一如既往。

  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公路逐年增加,乡村道路逐步改善,国道、省道、高速公路,畅通而便捷,还有铁路、航空等,群众行旅日益方便。出远门皆乘坐汽车、火车、乘飞机,就近往来或用自行车、摩托车、轻骑代步,步行的很少,骑牲口的更少见了。自驾车出行、旅游已是一种时尚。运输货物,长途用汽车、拖拉机等,乡间短途运输靠架子车、胶轮大车,肩背人挑的现象也少了。境内黄河上现有多座铁桥,秦晋往来方便多了。黄河上的木船,也改为机动船,风险小了。其他河流上多修了不少永久性桥梁,往来支蹑石、搭浮桥、乘木船的地方也少了。因之,出门择日子、敬路神等习俗也渐少了。但坐车或坐飞机出门,亲友、同事有在车站、机场迎送的习俗。